top of page
Search

用音乐描绘新加坡,用报章讲述新加坡——新加坡华乐团精彩演出

9月15日,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呈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。精湛的技艺、卓越的指挥和配合,以及浓厚的文化特色,使整场演出具备独特的气质。







独特的乐队编排、独特的曲风和元素,原创曲目都足够深沉大气、跌宕起伏,用饱满的情感和高超的技艺,演绎出新加坡动人的历史乐章。


乐团简介


新加坡华乐团是一支什么样的乐团呢?

新加坡华乐团于1997年首演,到现在已经拥有超过80名音乐家。新加坡华乐团肩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断创新和发展,同时汲取周边国家独特的南洋文化,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乐团、风格独具的优质华乐团。

凭借精湛的演奏水平,新加坡华乐团受邀到全球各地多个重要场合演出,包括上海国际音乐节、“文化之桥”新加坡文化交流季等,这些海外音乐会不进大大提升了新加坡华乐团在国际音乐界的名声,也奠定了它在华乐界的领导地位。

新加坡华乐团以“人民乐团”为宗旨,通过社区音乐会、学校艺术教育计划、户外音乐会等活动来推广华乐。

为使其他种族的朋友也能认识华乐、欣赏华乐、喜爱华乐,并参与到华乐的推广中来,新加坡华乐团主办了三节国际华乐作曲大赛,分别在2006、2011和2015年。这三届大赛注入了南洋元素,借此创立本地独有的音乐风格。

此外,新加坡华乐团还主持主办了2012年的全球华乐马拉松,31支本地华乐团体在新加坡各地呈献44场演出,吸引了约两万名观众。新加坡华乐团通过启发、推动、影响和教育的方式来传达音乐理念,让优雅华乐举世共赏。


后台采访

许美静

《城里的月光》

“第一次到内地就是上海,反响很好。

发现这首歌大家都挺喜欢!


指挥 叶聪

“非常激动。通过这场演出庆祝早报95周年,同时通过一个统一的主题,把新加坡人生活的各种方面来讴歌。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历史题材,也有非常新的现代化题材。”

“我想特别提出的是,我们把报纸原来拥有的丰富的图片和音乐结合起来。并不只是简单的看图说话,也不是听音配图,而是让画面和声音进行对话。这也是我们和报业一个共同的计划,以后也会有更多的原创作品产生,共同形成一个反映新加坡生活的音乐史诗。”


巫奇

“我参与这次演出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——这是一个华乐团。与华乐团合作,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。”

“每一次演出都会存在一些可以更好的空间。这一次我尽力为观众呈现了满意的舞台,下一次或许还能更好。”

“四五个人的小团体,与这样八十个人的大音乐团不一样。当你跟八十多人合作的时候,如果你慢下来,就要让别人等。所以时刻要保持更好的状态。”


作曲家 罗伟伦

“我们想从报章的角度讲述新加坡的历史。新加坡的报章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,到现在联合早报已有95周年历史了。新加坡的故事可以用很多种方法讲,而这次恰逢周年纪念,我们别出心裁地使用了报业的视角。”

“狮城头条与新加坡历史故事的讲述,是站在同一立场的。无论是报章,还是什么形式的媒体,都一直跟着社会的脉搏而前进,同我们音乐会的主题也是一致的。”


新加坡华乐团,展望成为出类拔萃、别具一格的新加坡华乐团,以“优雅华乐、举世共赏”作为使命,不断创作和发展出新的华乐,给予华乐以更深更广的定义,让更多的人接触华乐、实践华乐。新加坡华乐团将始终追求卓越表现,发挥团队精神,不断创新学习,让华乐响彻世界的每个角落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